在实施教育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对象怎样选择?如何收集评价资料?怎样分析和报告评价结果?评价的关键是建立评价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比如想要评价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标准;然后选择一些学生,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最后要比较学生实际作文水平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分析作文教学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一)建立评价目标
现代教育评价的总目标可概括成以下类别。李聪明着:《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台北幼狮书店1980年版,第53页。
1.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包括理解、知识、思考、技能及生活实践能力等。
(2)情意目标。包括态度、鉴赏、兴趣、习惯、品德等。
2.与学业成就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
(1)学生的智能、性格倾向等。
(2)学生的环境。包括家庭状况、交友情形、学校条件、学校管理、教师、课程、教材等。
(3)身体的评价目标。包括身体和健康状况等。
在小学教育实际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在短期内,不一定要经常、正规地开展综合评定,不一定要具体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全面发展内涵的正确把握,仍然会开阔教师的评价视野。
实际的评价活动往往只针对总目标中的某个方面,如“学习态度”。在设计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时,首先要考虑学习态度应当从哪几个角度去考察,然后再具体分析这些内容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态度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张建中:《培养数学学习评价与调控能力初探》,载《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4期。“听”“想”“作业”。“听”可以从视线、神志、小动作三个方面去觉察;“想”从举手次数、发言质量、参加师生间和生生间讨论的时间三个方面去考察;“作业”从书写形式、完成任务时间和结果质量三方面去检查。这样的指标具体、可测、有前瞻性。
(二)选择评价样本
在进行实地评价时,对象和场所的选择也是关键。比如要开展全国小学生身体状况的评价,如何选样呢?选农村还是选城市,选南方还是选北方,选二年级还是六年级?这些问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首先涉及的是评价样本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说,样本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的范围和目的。如果只是某个市或某个县的评价活动,就要在相应的总体范围内选择几所有代表性的学校。选择了学校后,还要在每一所学校里抽取有代表性的学生样本,如男女生比例应该适当。样本的代表性强不强取决于抽取方法,与样本量的大小并没有绝对关系。如果选择不得当,大样本并不一定好。如抽取了一个很大的小学生样本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其中主要是男生,则样本代表性不强。选样时,要考虑各种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让这些因素在样本中有所体现。抽样还要考虑可能性,必须在人力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评价。
评价场所对评价质量也会有影响。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时,选择哪个班、评价哪堂课、哪些人来听课都将会影响评价结果。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注意到评价情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有些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表现出色,但在其他课程上却表现平平。而且,学生在课内外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课堂内并不出众的学生课外可能有多种兴趣,如阅读广泛或喜欢科技实验。为此,教师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使评定更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