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师职业行为规范_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好学通为帮助学员顺利通过考试,特别整理了《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备考资料、重要考点、必考重点供考生参考学习,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思想层面的认识.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以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为指导.将规范要求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的职业行为是其专业化的体现。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性。从学生的角度讲,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着学生的思想建构和品德养成。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教师思想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人际行为规范、教师仪表行为规范、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一、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教师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此,教师的思想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在思想政治领域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做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事情。 其次,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的精神,乐于奉献。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好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成长成材的引路人。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最后,教师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依法行教,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利用职权向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索要礼物、钱财或让学生家长为自己提供个人服务,不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及其他类似要求,时刻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教学是传播、延续、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正是促使教师努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的有效保证,规范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严肃对待教学工作,熟悉教材,认真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师要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所教课程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所教专业的学术发展前沿。不断吐故纳新,掌握新的专业知识。 其次。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课堂要表达清楚、板书规范,认真完成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不随意占用学生音、体、美课或者班会、自习课的时间,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 最后,教师在课下要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用心编制练习题,把握好指导学生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改正学习上的错误,包括态度、方法等。特别是对待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切勿急躁和挖苦。学会用积极、鼓励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并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努力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教师人际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包括学生、同事以及学生家长等。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象,教师都要保持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对待学生要永远保持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耐心辅导,不急不躁、不偏不袒,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守护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家长。重视家长的请求和诉愿,听取家长的建议,与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络,切勿对家长态度生硬,或者将责任推到家长一方,埋怨家长,要学会与家长形成合力,努力通过家校合作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再次,教师与同事之间要保持协同、向上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乐于助人。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活动共同研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携手攻关,解决难题。杜绝为了名誉、职称或者成绩排名而相互对立和损坏学生利益的现象。 最后,教师对于管理者要尊重和理解.服从安排,积极配合,协助管理者圆满完成任务,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师还要以主人公的精神积极参与管理事务。根据《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可以通过教代会等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和运营,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建议,这是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与管理者之间要超越普通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 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作为一名教师.要慎重地把自己的仪表行为调整到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对他们施以良好的影响。教师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服饰打扮整洁朴实、美观大方,充分地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言行举止,应谨慎谦和、文明礼貌;为人应热情真诚、落落大方,给学生树立一个既值得尊敬.又和蔼可亲的形象。 其次,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的举止言谈风格,也就具有不同的气质风度。教师在自己的自身仪表行为的塑造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努力创造具有自己特点的鲜明的个性风度。 再次,教师的仪表行为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规定了教师在学生面前,既要有纯真无邪的赤诚的童心,又要有沉稳持重的师长的成熟.更要有博大精深的渊博知识及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但教师的仪表行为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年龄段特征。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仪表修饰上富有新颖活泼的特征;中年教师年富力强、步履矫健,仪表修饰上往往富有成熟稳健的特征;老年教师德高望重、广识博见,仪表修饰上亦常常透露出严谨、庄重的风格特征。在言行举止上,不同年龄段的人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仪表行为要相应地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展现出自己独具的神采。 最后。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课堂教学的情调相适应。教师仪表行为的总体要求是要持重、安谧、沉稳、协调,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学科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授课气氛、情调,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因素传情达意、相互辉映,使其能更好地与原内容保持审美情趣上的协调一致。 五、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教师的语言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传授知识、介绍经验、交流感情为目的而使用的一门工作语言。教师的语言行为既属于客观现实活动,即传授知识、交流感情的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教师的语言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要规范、正确和准确。 首先,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要通过媒体及其他途径学习普通话,力争发音标准。教师的课堂用语、语法要规范,避免方言、土语,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词语和语法。 其次,语义要明确、表达要清楚,这需要教师熟悉学科知识,思路清晰。教师要不断修炼语言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简洁明了地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再次,语句要完整,上下连贯、有逻辑性。课堂教学切忌教师言语断层、表达混乱、自相矛盾。教师使用规范、正确的语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与时俱进、丰富语言,学会用学生熟悉、喜欢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和力,帮助教育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以上学习资料均来源于网络,若内容与教材有所差异请以教材或老师课堂所讲内容为准!更多信息可登录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查看或咨询网校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