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五
教师资格网 时间: 2019-08-30

  2019年国家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年通过。

  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4.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洛克和《教育漫话》

  D.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

  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6.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非理性条件反射

  7.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春期

  8.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9.(  )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A.观摩教学

  B.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C.开展微格教学

  D.反思教学经验

  10.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

  A.位置记忆法

  B.简缩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

  11,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12.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社会活动

  1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14.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15.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2.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4.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5.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1.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011年年末,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如何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以下是小学班主任处理违规事件的一些实例:

  作文500字:题为“老师,我有话对你说,不能写成“检讨。

  谈心里话:不愿写,就说5分钟,是坐着谈心或辩论,不是罚站认错。

  弥补损失:主动为集体做件好事,不是为班上扫地等等。

  剥夺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参加小学生喜欢的活动。

  接受帮助:讲理、激励、榜样、“约法三章等。

  结合材料说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长 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项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二个伟大的奇迹。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B【解析】雄辩是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

  3.C【解析】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D【解析】略。

  5.D【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分别是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在于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其他学说都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特点。

  6.A【解析】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主要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

  7.C【解析】社会自我在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8.B【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9.C【解析】由微格教学的定义可知。

  10.D【解析】略。

  11.C【解析】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12.B【解析】学校课外活动主要以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学科活动为主,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13.A【解析]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4.B【解析】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15.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2.【答案要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4.【答案要点】教育科学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和控制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2)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4)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5)研究论证的复杂性。

  (6)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和可传播性。

  5.【答案要点】(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

  (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

  (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

  (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它是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供教师参考。

  2.【答案要点】班级违规事件的处理即运用惩罚法进行处理,运用惩罚法的原则有:

  (1)要有法可依。

  (2)态度要正确。

  (3)要有时效性。

  (4)要加强沟通。

  (5)要取得家长支持。

  (6)要形成群体氛围。

  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四、教学设计题

  【参考设计】略。

© 教师资格网 版权所有